自萧关望临洮

朝代: 唐诗     作者:朱庆馀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
家家壁上有弓刀。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复制
完善
自萧关望临洮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的艰苦环境和战士的英勇。诗中“风卷边沙入马毛”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的风沙之大,而“家家壁上有弓刀”则反映出边关人民的生活状态,时刻准备着战斗。诗人通过对比战士的金甲和游人的白袍,强调了战士的崇高地位和牺牲精神。
复制
自萧关望临洮的赏析二
朱庆馀的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传达了对战士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日暮独吟秋色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战士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复制
自萧关望临洮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边关的荒凉和的艰苦生活。诗中的“惟怜战士垂金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士的深切同情和尊敬。同时,通过“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边关战士坚守岗位、保卫国家的崇高敬意。整首诗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复制
从玉门关向西出发,到达临洮县,风卷起边塞的沙土,连马的鬃毛都被吹动。寺庙里没有竹子和树木,每家每户的墙上都挂着弓箭和刀剑。只怜惜那些穿着盔甲的战士,而不推崇那些穿着普通衣服的游客。傍晚时分,我独自在秋天的景色中吟咏,放眼望去,广阔的平原上,边防的戍楼显得格外高大。
复制
完善
玉关:指玉门关,古代中国西域的门户,象征边塞。 临洮:指临洮县,位于甘肃省,古代为边关之地。 风卷边沙:形容风大到可以把边塞的沙土卷起来。 马毛:指马的鬃毛,这里形容风沙之大,连马的鬃毛都被吹动。 寺寺院:指寺庙。 竹树:指竹子和树木。 家家:每家每户。 壁上:墙上。 弓刀:指弓箭和刀剑,代表武器。 惟怜:只怜惜。 战士:指守边的士兵。 垂金甲:指穿着盔甲的士兵。 不尚:不推崇,不重视。 游人:指普通百姓或游客。 白袍:指普通的衣服,与战士的盔甲形成对比。 日暮:傍晚时分。 独吟:独自吟咏。 秋色:秋天的景色。 平原:广阔的平地。 戍楼:边防的瞭望塔或哨所。
复制
完善
zi
xiao
guan
wang
lin
tao
zhu
qing
yu
yu
guan
xi
西
lu
chu
lin
tao
feng
juan
bian
sha
ru
ma
mao
si
si
yuan
zhong
wu
zhu
shu
jia
jia
bi
shang
you
gong
dao
wei
lian
zhan
shi
chui
jin
jia
bu
shang
you
ren
zhe
bai
pao
ri
mu
du
yin
qiu
se
li
ping
yuan
yi
wang
shu
lou
gao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