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亭

朝代: 唐诗     作者:朱庆馀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
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复制
完善
河亭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亭、绝岸、猿鸟等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感慨。诗人在完成诗作后,独自一人未题写,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的“潮痕经雨在”和“石笋与杉齐”展现了自然界的恒久与变迁,以及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悟。
复制
河亭的赏析二
《河亭》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对孤亭、幽蹊、花落等元素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谢守便登陟”可能暗指诗人自己或某位高官,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而“秋来屐齿低”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复制
河亭的赏析三
朱庆馀的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孤亭临绝岸”和“猿鸟识幽蹊”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清净之地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潮痕、石笋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复制
孤零零的亭子伫立在险峻的岸边,猿猴和鸟儿熟悉这幽静的小径。花瓣随风飘落,不知曾有谁到访,诗作完成,却只有我独自未题写。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经过雨水的冲刷依然清晰,石笋高耸,与杉树并肩。谢安般的高官也曾登高远望,秋天来临,木屐的齿因磨损而变得低矮。
复制
完善
孤亭:孤立的亭子。 临:靠近。 绝岸:险峻的岸边。 猿鸟:猿猴和鸟类。 识:认识,熟悉。 幽蹊:幽静的小径。 诗成:诗作完成。 独未题:独自一人尚未题写。 潮痕: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 经雨:经过雨水。 石笋:山中突出的石柱,形状像竹笋。 与杉齐:与杉树一样高。 谢守:谢安,东晋名臣,这里指代诗人自己或某位高官。 登陟:登高。 屐齿:木屐底部的齿,这里指代木屐。 低:低矮,这里形容木屐齿磨损变低。
复制
完善
he
ting
zhu
qing
yu
gu
ting
lin
jue
an
yuan
niao
shi
you
qi
hua
luo
ceng
shui
dao
shi
cheng
du
wei
ti
chao
hen
jing
yu
zai
shi
sun
yu
shan
qi
xie
shou
bian
便
deng
zhi
qiu
lai
ji
chi
齿
d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