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朝代: 唐诗     作者:朱庆馀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
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

复制
完善
自述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比繁华与寂寞,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不羡慕富贵人家的华丽生活,反而更享受自己草堂的宁静与自然。诗中的“甘寂寞”和“自爱草堂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复制
自述的赏析二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蟾光”和“树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夜晚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平和相呼应。同时,“愿答相思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而“援毫愧不才”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虚和自省。
复制
自述的赏析三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居所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后夜蟾光满”和“邻家树影来”两句,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复制
诗人乐于享受孤独,他的居所周围长满了青苔。夜晚的后半段,月光洒满大地,邻居家树木的影子也随风摇曳而来。他哪里知道,那些华丽的帐幕有多好,他自己却偏爱简朴的草堂。他愿意回应远方的思念之情,拿起笔来,却感到自己才华不足,有些惭愧。
复制
完善
甘寂寞:甘心于寂寞,意指乐于独处,不追求世俗的繁华。 居处遍苍苔:居所周围长满了青苔,形容居住环境幽静、自然。 后夜:夜晚的后半段。 蟾光:指月光,因为古人认为月亮中有蟾蜍,所以用蟾光代指月光。 邻家树影:邻居家树木的影子。 岂知:哪里知道。 莲帐:指华丽的帐幕,这里可能指富贵人家的生活环境。 自爱草堂开:自己喜欢简朴的草堂,草堂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居的简陋住所。 愿答相思意:愿意回应远方的思念之情。 援毫:拿起笔。 愧不才:自谦没有才华。
复制
完善
zi
shu
zhu
qing
yu
shi
ren
gan
ji
mo
ju
chu
bian
cang
tai
hou
ye
chan
guang
man
lin
jia
shu
ying
lai
qi
zhi
lian
zhang
hao
zi
ai
cao
tang
kai
yuan
da
xiang
si
yi
yuan
hao
kui
bu
cai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