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宁静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粉壁通莲径”和“扁舟到不迷”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修行环境,而“苇声过枕上”和“湖色满窗西”则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写,增强了这种宁静感。诗人通过“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表达了对修行的尊重和理解,而“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刻感悟。
朱庆馀的这首诗通过对律师院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生活。诗中的“粉壁”和“莲径”象征着纯洁和清净,而“扁舟”则是修行者在世间游历的象征。诗人通过“苇声”和“湖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修行者不计较世俗名利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生长和修行成果的肯定。
这首诗以律师院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粉壁”和“莲径”不仅描绘了律师院的环境,也象征着修行的纯洁和清净。而“扁舟”则暗示了修行者在世间的游历和探索。诗中的“苇声”和“湖色”通过声音和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诗人通过“但见修行苦”和“谁论夏腊低”表达了对修行者的尊重,而“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